編織說明:
1.起針及育客:
領(lǐng)口我只鉤了一行,所以我是起針后先鉤的一行領(lǐng)口,再挑針往下鉤育克。這樣讓段染過渡更加自然。既然是和圖解相反,所以這行短針我是挑一個辮子里的一根線鉤的,后面正身部分是挑兩根線鉤的。當然也可以事先留一點線,按圖解鉤完正身后再挑針鉤領(lǐng)口。如果用純色線鉤就不需要這樣了,直接按圖解即可。
起針128針圈鉤一行短針。不用斷線,直接從后面繞到另一頭挑針按圖解鉤育客,每隔8針并1針共減16針,至112針,按圖解鉤育客33行。
2.分袖:
前片A花5個,后片4個花,袖子各3.5個花。左右兩邊腋下各鉤11針辮子連接前后片。也就是說其實腋下的加針11針是補的后片花樣。這樣鉤可以省掉前后差,穿上身后自然形成前后差。
3.正身部分:
前后片圈鉤花樣B,一共20個花樣B。鉤24行(兩組花樣)。接下來按照育客第25行的加針辦法加針(其實就是擴大了花樣,一個花樣的針數(shù)和行數(shù)都增加了)。把這個擴大后的花樣稱為花樣C。
請參考育客圖解及上面平鋪圖的細節(jié)圖來看。具體來說,花樣B的菱形部分花樣是5行,最寬處3個水草針?;覥的菱形部分是7行,最寬處4個水草針。從花樣B變?yōu)榛覥就同育客第25行的加針辦法加針一樣,在花樣C的最寬處中間的辮子針上加5針辮子。
鉤花樣C2組(32行)。按圖解2圖的方法鉤底邊,即鉤一行5針辮子,然后鉤短針,一個5針辮子里鉤3針,下一個5針辮子里鉤4針,鉤完一圈后往返再鉤兩行短針。
4.袖子:
照圖解,預留的3.5個花樣A鉤7個花樣B,腋下11針辮子鉤1個花樣B,按圖解鉤袖子減針部分。減完針后共5個花樣B,不加不減鉤到合適長度。我從腋下開始共鉤了5組花樣B。最后鉤袖口(同底邊)。
5.補充:花樣C因為行數(shù)的原因,菱形花樣會略錯開一點點,不過不影響整體效果。如果想讓它在正中間,可以省掉中間那一行漁網(wǎng)針或者再加一行漁網(wǎng)針。不過如果加一行我懷疑可能整體會更墜一點。
評論 (共0條評論)
查看更多評論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