織給媽媽的,本意想織個假2件堆堆領(lǐng),織著織著就又變成了低領(lǐng)+圍脖款,這件衣服的領(lǐng)口 較高,圍脖也比較實用,袖口和領(lǐng)部用了深灰色塊 ,前片幾根線條打破平淡,加朵蕾絲花裝飾,個人很喜歡。
名字還是我親愛的娥眉月姐姐取的,花枝俏,俏花枝,很合我意。酒紅色衣服,本來我想取名酒旗風(fēng),最近看隋唐英雄,有些意氣風(fēng)發(fā)英雄氣概上頭,不過此名過于灑脫,不合適這樣一件還算柔美的衣服。細(xì)看這件衣,隱約有種中國風(fēng)。
此衣原配圍脖乃深灰上一點紅,不過出門拍照當(dāng)天不慎丟失,找尋幾日未得,只得重新織個。所幸酒紅線略有盈余,此衣方能成套。此為小插曲,從中感知,得到過再失去,真是難過。
用線:冰山雪貂6+6貂絨 酒紅色 7組 不到 深灰色2組不到
成衣尺寸:衣長72cm,胸圍:88cm 袖長58cm 肩寬36cm
用針:2.5mm 13號 80cm環(huán)針 40cm袖針 織正身和袖子
14號 80cm環(huán)針 40cm環(huán)針
鉤針 縫合用
織法:從下往上織,可圈可片。片織教程如下
前片:酒紅色14號針一次起單螺紋190針,織40行后換13號針,一次性縮至170針后織平針不加不減織平針40行后2側(cè)減針,10-1-2 8-1-2 6-1-15,腰部時,針數(shù)為132針,之后2側(cè)開始加針,8-1-5,至腋下開掛時,針數(shù)為142針。腋下2側(cè)各留6針,后2-2-1,2-1-4。開掛后織10行,中間加入灰色,用3團線織配色,中間織花樣B。肩部留33針,11針酒紅色,22針深灰色。前領(lǐng)窩,2側(cè)按2-4-1 2-3-2 2-2-3 2-1-6 4-1-2收針。換色部分減針為 1-3-1 1-2-3 1-1-1 1-2-1 1-1-1 1-2-9 2-1-6 4-1-2,中間58針換灰色部分織。
后片:酒紅色14號針一次起單螺紋190針,織40行后換13號針,一次性縮至170針后織平針不加不減織平針40行后2側(cè)減針,10-1-2 8-1-2 6-1-15,腰部時,針數(shù)為132針,之后2側(cè)開始加針,8-1-5,至腋下開掛時,針數(shù)為142針。腋下2側(cè)各留6針,后2-2-1,2-1-4。后片可以不換色織酒紅色,或者和前片一樣,織出小點的圓形。我換色織了花樣,不過形狀不好看,就不寫織法了。后領(lǐng)窩內(nèi)側(cè)減針,2-2-2 2-1-3。肩部針數(shù)33針。
領(lǐng)子:前后片縫合后,14號針挑織機器領(lǐng),織1行上針,3行下針 1行上針3后下針后收邊,對折縫合,之后再剛織出的中間的上針上挑織下針6行后平收。
袖子:深灰色2.5mm針起104針(17*6+2),織6行起伏針后織花樣A鳳尾,鳳尾17針12行一組,織5組60行后換酒紅色織平針,2側(cè)減針10-1-4,后2側(cè)加針,10-1-4織到足夠長度后按2-6-1 2-2-1 2-1-6 4-1-5 2-1-6 2-2-2 2-3-1收袖山。
袖子縫合后洗熨,在衣服前片用劃粉勾勒出形狀,鉤針反面走線正面鉤辮子形成花樣,之后織朵花縫合于鉤線上,再釘上亮鉆?;ǘ淇椃ǎ?2.5mm起單螺紋80針,織3行后加到160針,變成雙螺紋,繼續(xù)織3行后收邊,卷起來最外圈縫合黑色蕾絲。
圍脖織法:酒紅色14號針單螺紋起172針,織10行后改13號織平針17cm后,換12號織花樣A鳳尾1.5組后換11號針織鳳尾1.5組,最后幾行換織,最后織6行起伏針后套收??p合對折。
線材
過程
前片換色部分,3個線團織
機器領(lǐng)織完一半
丟失 的圍脖是深灰色多的
畫上線條準(zhǔn)備鉤花
鉤針鉤的線條
平鋪,這件的色塊搭配和線條是我喜歡的
圍脖很實用,織高大點更保暖,圖上是后織的圍脖
袖口加了繩子調(diào)節(jié)大小,寒冬時分,小袖口更保暖
太冷了,室外都零下5度了,只能在家拍,逆光拍深色,很難。。
圍脖是丟掉的那個。。
評論 (共0條評論)
查看更多評論。。。